初衷 Initiatives



最近和插畫家朋友Wanying 聊起創一個叫 Illustration UK 概念空間的可能性。一切都還處於草擬階段,但在A丟出意見,B補強想法的一來一往間有了初步方向。也許這都還可以是天真瀾漫、尚不用負責任的階段 (撇開營運的資金籌措或人力 先不談),但我們各自研究起相關資訊。我開始看許多英國插畫類雜誌、瀏覽及儲存 國外部落客或插畫家的網站。對於正值工作轉換期的我們,免不了開始思考下一份工作該做什麼,才能夠更專業地實現這個夢想。我的下一步還未知,而Wanying 決定離開效命了八年的知名商品設計公司,到高雄小具名氣的文創商店當起駐店設計師。

回歸到自己本身,為什麼會對美術設計和創意出版這麼感興趣呢?若真要問這個問題,我會在人生的時間軸標出三個重要的時間點。

小學的時候不知道為了什麼跟人家去考美術班,考上也就念了四年。說實在的當時年紀小怎會像 Andy Warhol 在設計課畫出一根充滿性暗示的香蕉,水彩或水墨課上的畫作也不會出現復刻印象派或野獸派的手法,但是每個描繪的過程中必須經過體會、想像、比較及取捨。於是我大概是從那時開始觀察起「美」。觀察是必要的,先觀察老師的示範畫,開始以初學者身分去臨摹,同時也觀察同學的畫,從中比較出自己的獨異性。我還記得我最喜歡版畫課了。我後來曾聽一個朋友對自己的職業這麼解釋,她說:「其實你內心想做什麼事的種子,早在某個時期已經種下。你只是回到你原本該有的樣子」。這段話在我最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一個非本科系出身,但喜歡美術到想要從事相關職業時,似乎給了我一些答案。

如果有誰自稱喜歡英國藝文,卻從未去過英國,我會說:(一) 這人必定是個厲害的角色,研讀了英國的出版品,並長期在遠處追蹤新銳畫家 (二)這個人某方面應該與瞎子摸象,和新娘素為謀面的新郎倌類似。始終無法了解英國是利用淵遠的文化做為給藝術家發揮的舞台,生成了一種獨特性。因此,我非(一)也非(二),但倒是實實在在去愛丁堡讀了語言科學,當起traveller去了英國和歐洲一些地方,量體重總是才驚覺吃太多印度咖哩跟炸魚薯條。但其實,我對於美術的關鍵性誘發期在於我後半年交的那個插畫家男友。朝夕相處地看著他在背後的小紅桌上畫阿畫的,瀟灑又自信地創造出一個個畫中世界。如果我對美術的喜好早在幼年時期種下種子,我會說英國這後半年是個誘發期,抓回了一項認識很久的東西,在這麼多年後從拿著畫筆的小畫家到看著情人拿著畫筆時,眼裡綻放的光芒。頓時,很遠的東西又突然這麼近了。這一切都是人生裡那恰巧,又使人珍惜的機緣。

有了這些較不無趣的特質之後,我第一份工作選擇在月刊出版社。雜誌跟平面排版,文案總拖不了關係,更不用說從題材提案、專欄操作到修正打樣的流程。嚴格來說我的角色只需要交出生動的文字就算盡責,但我對於平面的風格又生性好事,時常坐在美編旁邊施加壓力。字型、色調或小元件的存在都該使用得宜,認定何為亮點,而不讓其他東西喧賓奪主。我熟悉了以雜誌作媒介,報導我想介紹的,再找到一種它該屬於的美,將一件事精準地結合形象與意像呈現出來。於是雜誌/報紙/press 紙本出刊會是我未來想著重的一塊。

既然這個部落格是在Illustration UK 成型過程中並進而發,它將會是個以 introduce & review 為取向,介紹一些我(們) 認為值得參考的範例。也就是說,這裡將會是一邊學習一邊寫下的筆記,它會成為我們專屬的 Pinterest, 而我們自己就是主編。  

在2012年底,因為種種莫名其妙原因我和Wanying 聚在一起。同樣對英國插畫充滿了欽佩的我們,總是覺得可以以它,或為它做點什麼,於是有了Illustration UK的這個想法。在2012年的最後一天我悄悄地開啓了這個blog,2013年我們也會持續邁進,不論是在這裡獲得一點點的成就感,或任何地方。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(21:09 2012/12/31 ... 3 hrs to 2013)

留言

熱門文章